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济南“十二五”期间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七大工程
时间:2010-12-18 09:55:18  来源:《济南日报》 
从济南市新农村建设推进委员会成员(扩大)会议上获悉,根据“十二五”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建议,“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将从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谋划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布局。初步拟定实施七大工程:加快农民增收工程、山区生态建设工程、重点城镇提升工程、新型社保覆盖工程、基础设施强化工程、产业体系振兴工程、乡村文明创建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

  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

  实施加快农民增收工程。全面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和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突出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加快农民向非农业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

  南部生态保护区成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

  实施山区生态建设工程。以《济南泉域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为依据,南控区共涉及4个区、12个乡镇(办)、628个行政村(居)。具体行政区划归属为:历城区的仲宫镇、柳埠镇、西营镇及港沟镇、彩石镇的部分区域;历下区龙洞街道办事处部分区域;市中区党家庄镇及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的部分区域;长清区的张夏镇、万德镇、五峰山街道办事处、马山镇。按照实施“南控”战略要求,

  把南部生态保护区作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验区,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和生态富民两大目标,通过高水平规划,以库区周边为核心启动区,以集中居住区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园区发展为载体,以恢复和保护生态为重点,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步伐,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打造1个在省内有影响的强镇

  实施重点城镇提升工程。按照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提高中心城镇辐射带动能力的工作思路,从济阳县、平阴县、商河县、章丘市4个县(市)中遴选4个经济基础好、集聚能力强、有条件优先发展和快速发展的中心城镇(历城区仲宫、柳埠镇,长清区万德镇三个中心镇列入南部生态保护区扶持发展),制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到“十二五”末,镇区人口达到2万-3万人以上,打造1个在省内有影响的强镇,3个在全市有影响的强镇。继续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完成省安排的建设任务。新农保实现全市全覆盖

  实施新型社保覆盖工程。推进新农保: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天桥区试点基础上,逐步将新农保制度在全市推进,“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市全覆盖。医疗惠民: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乡村医生公共服务补助制度,制定和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弱势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完善城乡一体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分类施保等专项救助制度;在全市构建城乡一体、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教育均衡:以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统一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标准、教师编制标准;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着力改造薄弱学校,使所有学校达到省基本办学标准,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到2015年,率先在县(市)区内实现均衡发展,逐步推进全市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形成干支相连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

  实施基础设施强化工程。河道治理:以提高防洪标准为目标,全面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我市流域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的17条河流治理任务,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森林城市创建:到2015年全市新增有林地面积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生态建设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道路保通:在“村村通”完工后,要突出以保道路通畅为目标,重点抓好管理养护,实现有路必养;使用“四新”技术,做好养护工程建设;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农村公路上的大中型危(窄)桥实施改造;“十二五”期间,形成干支相连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构建快速便捷、安全顺畅的农村公路环境。

  振兴蔬菜产业等四大产业

  实施产业体系振兴工程。蔬菜产业振兴:通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优化蔬菜区域布局,建立省城储备菜田制度,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做深做精加工出口蔬菜,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220万亩,设施栽培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冬暖大棚达到4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800万吨,总产值实现136亿元。畜牧产业振兴: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健全完善动物防疫、检测、检疫监督体系,加强畜禽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到2015年,全市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200家,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40万吨、60万吨。林果花卉产业振兴:通过改良果品品种,做强优势果品,做精特色果品,大力培育和推广精、优、鲜、亮果品,提高果品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商河地热优势,建设地热花卉设施栽培产业园,发展花卉苗木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到2015年,全市实现年加工木材100万立方米,生产各类板材100万立方米,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发展经济林面积23.2万亩,经济林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新建苗木花卉生产基地4万亩。种苗产业振兴:强力推进种子产业化工程,在市农科院建设1处农业生物工程实验室,加快转基因技术研究,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打造瓜菜集约化育苗产业优势,建立脱毒种苗三级繁育体系;到2015年,种植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畜牧业肉羊、肉牛、奶牛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70%、80%、90%,生猪、蛋鸡全部实现良种化,全市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0万户

  实施乡村文明创建工程。农村环卫:到2011年底,建城五区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达标率达80%,到2012年底,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达标率达100%,初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环卫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农村沼气:以解决农村秸秆燃烧、人畜禽粪便污染等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0万户,户用沼气保有量达到35万户以上;新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500处,总量达到700处,使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率达到85%以上;推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万平方米,总量达到40万平方米,使全市25%的农户用上太阳能热水器;“三沼”综合利用面积达到30万亩,加快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产业链模式。农村文化体育: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大院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社区文化体育服务水平;完成国家下达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任务。乡村文明争创:“十二五”期间,力争有50%以上文化广场达到市级文化广场标准:力争50%以上新建农村新型社区达到市级以上文明社区标准;力争50个以上乡镇(办)达到市级以上文明乡镇(办)标准;力争有60%以上村达到市级文明生态村标准,有20%以上户达到市级星级文明户标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