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拉动农村奔跑的新“引擎”
时间:2010-04-06 15:44: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什么是“三三制”?

2009年,湖北省谷城县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了“三三制”模式,即在组织构架上实施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三位一体”,主要负责人“一肩挑”,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在民主管理上实施重大村务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三会治事”机制,规范村级决策和运行;在统筹举措上实施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三联共建”,共推新农村建设。    

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山区小村,短短几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400多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3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050元,跃为全国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发展的秘诀,得益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

组建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闵洪彦被推选为理事长,其他3名村干部亦分别担任理事会副职,村党委、村委会和专业社融为一体,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重大村务由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运行机制;近年来作为推动堰河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城乡互联共建活动,也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有效基础保障。

“三位一体”交叉任职强职能

4月1日,石花镇平川村党委书记、湖北石花平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荣海一大早赶到村办,安排好一周村务工作后,马不停蹄赶往村钜沣公司,就企业新添的一条生产线安排部署……像这样忙完村务忙厂务的“连轴转”,对罗荣海来说已是常态。“累是累点,但充实,闲下来有时还不习惯喽!”罗荣海说,当董事长以前,村党委只搞基础性服务,“现在既是村干部,又是经济发展主体,担子加重了,每天一睁眼就俩字:发展。”

作为湖北“经济综合实力500强村”的平川村,如今已有14家企业遍布全村,年产值超过2亿元。去年3月,为做大做强村级企业,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14家企业以入股形式组建成立湖北石花平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罗荣海被推选为公司董事长。从“后台”走到“前台”,由“服务员”变成“总舵手”,富有管理经验的罗荣海,充分发挥组织、资源优势,整合多方力量,合抱成团,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和平川村一样,五山堰河、石花小坦山、城关朱家洲、冷集尖角等村党组织书记,都分别兼任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目前,全县已有36个村推行了“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副职交叉率达到94.8%。

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村基层发展的“三驾马车”。“党政一体、村企一体、交叉任职。”县委提出,在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前提下,逐步建立党组织、村委会和经济组织“三大组织”融为一体,主要负责人“一肩挑”,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组织结构,成为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桥头堡”。

“三会治事”  村务决策讲民主

去年6月,总投资200万元、贯通堰河景区白日山、西湾的乡村旅游线路全面动工。“这条路堪称堰河旅游业的生命线,从村里决策到村民表决,再到筹资动工,只用了短短10天。”闵洪彦坦言:“这么高的效率,靠的就是‘三会治事’运行机制。”

在堰河村委会旁边一片树林里,摆放着近千个石凳子。这里,被村民们戏称为“堰河人民大会堂”。尽管村里新建了高标准的培训活动中心,但村民们仍然习惯来这儿开会,每年的工作规划、筹资筹劳、项目建设等重大村务都在这里票决通过。“群众是村里的主人,垃圾分类、道路硬化、生态村建设,哪一项不是大家一块商量决定的?”闵洪彦感慨,“没有村民积极参与,啥事都办不成!”

谷城县在探索深化重大村务管理票决制基础上,建立了党组织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运行管理机制——党组织实施决策的组织权,保证要事必议;村民(代表)会议实施决策的表决权,保证议而能决;村委会负责实施决策的执行权,保证决而能行。整个村级事务从讨论、决定、执行到监管一体化运作,每个方面、各个层次都尊重民意、体现民主,有效激活了党员干部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建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证。”谷城县委书记李传寨表示,“‘三会治事’既保障了村党组织的决策组织权,又赋予了村民(代表)会议的表决权,夯实了民主基础;而村委会负责决策的执行落实,进一步明确了村委会的职责,体现了村民自治,实现了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

去年以来,全县200多个村共决定和办理了300多项事关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村债化解、水电路等公益事业建设的村务大事,件件有落实,村级班子和农民群众“双满意”。

“三联共建”    富裕路上不掉队

在谷城农村,不少地方受地理位置、资源条件限制,仍有不少农户致富无门,生活困难。县委按照“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的思路,把“三联共建”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措施,发挥党员干部、工农企业和城乡单位优势,集聚城乡、内外各类组织、人才、物资、技术等资源,为农村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3月5日,县职教中心高级教师朱明贵,拎着一沓编印好的《仔猪喂养小常识》手册,冒着小雨,赶到紫金镇垭子口村,指导养猪大户进行仔猪防疫。朱明贵曾在垭子口挂职科技副主任,在“联动”过程中,他发现垭子口家禽养殖潜力大,便对养殖户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使全村畜牧养殖业开始走上向规模化、专业化的良性道路。

朱明贵只是谷城选派支援农村发展的110名技术型“村官”中一个。如今,谷城已从县直机关选派了54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从涉农部门中选派了56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村担任科技副主任。这些新型“村官”变“输血”为“造血”,援建项目、指导产业、重点培植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使每个村实现“三个一”,即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新兴项目、一个增收渠道。

目前,全县已有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与24个村牵手联姻,14家龙头企业与38家村级经济合作组织联合,提供发展信息和项目扶持。全县3650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困难党员、留守孩子和孤寡老人2940多人(户),帮助解决具体问题1830多件,帮扶资金、物资110多万元。

“裂变效应”   1+1+1>3

“三三制”模式,正在谷城广大农村悄然释放出“裂变效应”。

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活做,既分工又合作、多搭台不拆台,实行“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使村党组织、村委会和经济组织优化融合为一个整体,村干部明显感觉,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工作效率和质量大为提高。“现在村里搞公益建设,群众一呼百应,昔日那种‘村务无人管、村事不关心、开会不见人、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一去不返。”谷城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三三制”也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当好群众“服务员”的角色意识。盛康镇当铺村干部有个习惯,随身带着记事本,走哪儿记哪儿,每周村干部例会上,大家把各自收集的问题、信息汇报出来,一个一个解决。村里还有一项硬规定,谁接手的事情一竿子管到底,而且绝不积压。去年以来,全县36个“三三制”示范村没有一个群众反映村干部财务、村务管理上有问题,村民对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满意度高达100%,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满意度达98%。

通过推行“三三制”,谷城各村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兴办农业项目、依法经营集体土地资产,多途径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目前,谷城县已发展出农村专业合作社36个,中介服务组织23个,年集体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63个,20万元以上的村11个,117个村有集体经济项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