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兵弟: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是保障农民权益
时间:2013-05-24 15:21:13 

8fbb71deb3f108d0a3997b1c54f3679f.jpg

住建部村镇司原司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据我了解,企业家到农村去创业的模式有过一些先例,直接帮扶农村发展的也存在。但浔龙河生态小镇案例能够最终运作起来,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这个案例城镇化委员会要关注、要跟踪、要研究。关于这个案例,我有如下几个观点。

    首先,解决案例如何定位的问题。我们需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揭示项目的定位与内涵,搞清楚这个案例到底是村企共建,还是企业策划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这涉及一整套制度设计。这个案例不是通过企业资金进驻,更不像华润集团投巨资包揽式搞的华润小镇,定位不准将会影响其在全国的地位和认同价值。

    第二,案例中的混业经营是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不可回避,但又是没有考虑透而让人担心的问题。作为小镇,这里既有农村的集中居住,又要开放开发一部分土地吸引城市居民的进入;这里既有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如种植业,还有生态型的观光园和休闲度假场所,现代农业的多功能作用和发展的新业态都在这里得到体现。因此,如何看待城镇化进程中当代农村的混业经营发展,是个新的课题

    第三,案例抓住了两个根本性的要素,即土地和资金。案例中关于土地和资金运作的设计蛮有道理,也有创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

    第四,抓住了农民主体。案例明确用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换社保很关键。方案中不是让农民仅仅带着部分股权进来,而是要求让农民带着土地的全产权,要求全村农户一块进来,避免了日后操作中的困难。但农民参加股份合作社后,一旦有分歧怎么处理?这需要做出制度性的回复。关于宅基地换经济适用房,这个最早在嘉兴倡导起来,后来成都也在试点,目前争议还不算太大,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很重要。但是农户用自己的土地承包权换城市的社保争议就比较大了。我们在参加中央一号文件起草时,有的领导同志就多次提出,为什么要让农民拿自己的土地承包权去换社保?我进一步说,如果城市社保是公共服务的话,就不能让农民换;如果不是公共服务的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又怎么能换成社保?案例中的这方案还是一个设想,实现起来还是挺不容易的。

    第五,资金运作是另一个敏感点。这个案例的特点是企业没有资金注入。企业有自有资金进去运作,和没有自有资金进去而拿社会资本运作是两码事。没有自有资金进去,一旦合作中运作到没有出路时,企业方不受约束地走人了,并没有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农民走不了,他们要承担起责任和后果。此外,资本进去要逐利和回报,但目前农业种植业是不赚钱的,这么搞下去,中国粮食安全谁来保障?这个问题还要深入研究。

    第六,案例中留用土地建设的设计非常好。在保护农民利益上,村党支部书记考虑长远,农民集中居住和土地入股后,也要保留200亩农田和50亩菜地。我多次呼吁希望农村集中居住后,一定要给农民留下点自己的生活空间,不要像城市一样,让农民上楼,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了,甚至种菜这样的习惯都不让保留。此外,案例中关于农民就业、股份分红、参与社会保障、规范拆迁补偿、土地承包权换社保、50亩菜地和200亩耕地、两个旅游景点保留为集体组织的资产等,从多个方面进行设计,这是方案最终得以推行的保障。

    第七,关于农村集中居住点。案例中的农村居民点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用地模式,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又有城乡置换来的国有土地,在二元用地模式下,混合用地的管理模式需要重点关注,一是要打开二元土地结构下,小城镇建设对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使用的问题,二是要解决二元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问题。我们应当继续认定农民集中居住的用地依然是农民的宅基地,但这种集中居住已经打破原来的村社治理结构。怎么管理怎么运作,还要继续探索。

    第八,关于股份制运作。我完全支持股份制经济,作为农村的最大资产,土地入股以后,不能再让股权流失到合作组织之外,这要作为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否则整个合作基础就会逐步失去。华润集团搞的华润小镇非常注重这一点,他们的制度规定所有农户要求退自己原始土地股时,这些农户退出的股权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留下来的农户间重新分配,不能流出到社会购买,以保证企业跟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的经济基础没有变,即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权不变形不流失。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