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肖本明:以新型城市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淮安清河新区实证分析
时间:2010-11-02 13:43:41 

d650e00f1167228b1d01638c922fc74a.jpg

肖本明:中共淮安市清河区委书记、清河区人大委员会主任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这意味着城市化不但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更要看城市发展的质量;不但要追求市民的数量,更要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

我认为,这也是上海世博会之所以选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主题的重要原因,它不仅契合了人们对于改善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也适应了新的时代所倡导的可持续的、整体全面的城市发展理念。纵观国内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由于受城市化认识不到位、城市发展战略运用不当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城市和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或是出现了单纯的城市扩张、“空间城市化”及“城市空心化”,或是造成了“千城一面”、“同质化发展”,或是产生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活舒适度下降等系列现象和问题。

如何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找到一条切合区域实际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城市建设决策者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战略课题。

淮安清河地处发达省份江苏的后发展地区,属于全国三线城市的主城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面临着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拓展、功能完善、内涵提升的形势和要求。2006年2月,我们作出了在城市东部农村区域规划建设新城区的决策。通过四年多的建设与发展,13.5平方公里纯而又纯、地地道道的落后农村,在以城融乡、城乡一体的发展中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生态新城、产业新城、文化新城、人本新城,创造了以功能优化、环境友好、文化传承、以人为本、发展高效为内涵的

“清河模式”的新型城市化。

功能优化:就是突出居住、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等不同功能在城市空间上的复合交融,强调城市功能混合以及符合人性尺度的设计和宽敞空间,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以传统工业园、大学城等功能单一和同质化发展为特点的新城发展形式,让人们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环境友好:就是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突出嵌入式城市开发与建设,充分利用和保护新区原有村庄民居、地形地貌、自然植被的独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打造生态优良、绿量充足、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城区,避免城市形态的千城一面和城市化进程中对自然过度的破坏,走出建设与环境、发展与和谐矛盾的怪圈。同时,注重产业发展从属于人的生活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走一条低污染、低消耗、高就业容量、高附加值的新型城市化产业发展之路。

文化传承:就是树立做城市就是做文化的观念,突出把城市建设作为重要的文化创造来抓,充分挖掘与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和历史记忆,不仅追求现代都市气派,更追求历史记忆传承,让新城新得经典,让城市文脉永续,使新区既有经济硬实力,更有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新区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以人为本:就是城市建设始于人、终于人,突出“城为人建、发展为民”,既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充分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又以一流的市政设施、完善的功能配套、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充分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求,让人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自身得到发展,身心得到愉悦,切实增强人对新区的认同度、归属感。发展高效,就是通过先进的理念、一流的规划和特色鲜明的发展定位,培育和形成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速优质资源聚集,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企业,在较短时间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新区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价值,保证新区的投入产出比最优、成本效益最佳,实现了效率、效益、效果的有机统一。

坚持战略引领,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一个城市如果除了应有的共性之外,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那么这个城市就不会有吸引力和竞争力,也是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为此,我们把塑造城市特色个性作为新区建设的重要思路和价值取向,坚持用差别化的城市发展战略培育新区的独特个性。我们通过深入研究集中主义城市发展模式中的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模式理念和分散城市发展模式中的田园城市理论,认真借鉴和吸取国内外新城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最大限度避免新区建设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我们确立了理念先行、规划先行、组织机构先行、政策先行、拆迁安置先行、征地先行、招商先行、基础设施先行、资金筹措先行、运作制度先行等“十个先行”的思路,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生态产业文化互动并进,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推动新区建设。由于我们科学把握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制定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新区吸引了战略投资者近10亿元的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安置房建设,既缓解了建设之初资金短缺的问题,也使得这些先导性、基础性项目建成后,新区土地等战略资源的价值得到大幅提升。《新华日报》曾以“淮安清河区:一张图纸换来一座新城”为题进行专题报道。

坚持文化铸魂,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历史与现代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延续城市的记忆、传承城市的文化、培育城市的特色,还是盲目效仿、强行开发、割断城市的历史文脉,是我们在国内外大量城市建设案例中看到的两种不同的路径和实践。在新区建设中,我们坚持用文化来提升规划的水准、用文化来提升建设的品位、用文化来提升管理的层次、用文化来提升城市的经营价值,深入挖掘古淮河文化中蕴含的淮水、淮人、淮史资源,把名人名著文化、淮扬美食文化、中华婚俗文化、生态文化、明清时期江淮流域的建筑文化等有机融入到新区项目建设之中,嵌入到新区产业发展之中,规划建设了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中国西游记博览馆、长荣大剧院、婚庆产业主题公园、清淮农家乐文化休闲街区、清河生态美食城等一批文化项目,先后获得了省级文化产业园、省级科技产业园、省级动漫产业园、中国白鹭湖婚纱摄影基地、省级人口文化教育基地、自驾游基地等一批称号。这些,既传承和彰显了城市文化,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影响力,又促进了文化创意、美食餐饮、婚庆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增强了新区的实力和竞争力,较好地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让新区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人气、商气“两旺”之地,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特色之城。

坚持生态护貌,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新区建设中,我们坚持以城融乡、依乡建城,修复和保护农耕时代的生态环境,把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建设。我们依托树木葱郁、野趣天成的古淮河3.5公里原生态岸线,对原有沟、塘、坑进行生态修复和功能再造,“无中生有”地建设了白鹭湖、青龙湖、清涟湖、银河湾、七星岛等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形成了5000亩的古淮河文化景区生态系统。同时,以滨河、滨湖、沿路、沿建筑物绿地为轴线,构建高低疏密、错落有致的绿色景观,形成了“三核、多轴”的绿线系统,使绿色树木成为新区的天际线。我们通过将13.5平方公里的新区作为一座生态公园来规划建设,让城融在生态系统中,把生态作为促进城市永续增值的财富来传承,建设了有别于传统的、普遍的钢筋混凝土所浇筑起来的高楼大厦的城市形态,使得新区既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又形成了现代都市的生态景观,实现了发展与环境的双赢,人与自然的和谐。

坚持和谐共生,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人与城的关系

人是城市的主角。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窗口、人类生活的家园,说到底就是为人服务的。因此,作为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必须按照“始于人的需要、终于人的需求”的理念来谋划城市建设。在新区建设中,我们从征地拆迁、群众安置、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到生态环境营造、社会事业发展,都坚持把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避免走入“为建城而建城”的误区。我们坚持安置在先、就业优先,先后建设了近100万平方米的花园式农民集中安置公寓,提供了保绿、保安、保洁等政府购买岗位,引进了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舍得投入财力,在加强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建设了一批生态景观项目,让新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让人生活在赏心悦目、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我们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在高标准实现道路等“九通一平”基础上,建设了一流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了银行、超市等便民服务机构,形成了“一刻钟步行生活圈”,让新区人的生活更低碳、更便捷,等等这些一起唱响了人城共生的和谐协奏曲。

建设什么样的城市、如何建设好城市,是城市建设决策者必须面对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问题。短短四年多时间,淮安清河新区的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台湾旺旺集团、香港百隆集团、红星美凯龙、融侨集团等一大批战略投资者纷纷投资落户,新区已成为清河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清河模式”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是完全符合清河发展实际的,是富有生命力的。我们相信,清河在新型城市化道路上的不懈探索追求,一定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检验。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