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2020年户籍人口将超9000万 6座城市人口城镇化率观察
时间:2018-09-20 11:45:34  来源:搜狐网 

    作为人口大省,四川省人口发展状况,关系其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另一方面,近一段时间来,四川拟培育省级经济副中心的计划亦与人口结构有着明显关系。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对近年来四川主要城市的各项数据进行梳理后认为,除经济、产业等因素外,人口因素亦是城市竞争“副中心”的关键衡量标准。

    即在目前四川省仍将处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调整突破困局的大背景下,哪座城市能通过人口转型发展,推动四川省“人口多 、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改变,哪座城市即有望成为真正的“副中心”。

    人口老龄化挑战

    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是四川人口发展一个重要课题。

    从四川省人口总体结构看,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统计年鉴,全国共有4个省的2016年常住人口超过8000万人。依次为广东省10999万人,山东省9947万人,河南省9532万人,四川省8262万人。

    但就上述四省的城镇化率看,2016年河南省和四川省未超过50%。而如果从全国范围看,截至2016年末,城镇人口比重低于50%的省市区,亦集中于中西部地区,除河南和四川外,还包括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和新疆。

    而根据《四川省“十三五”人口规划》,2020年全省户籍人口将达到9374万人,较2015年增长272万人;常住人口在2020年达到8498万人,较2015年增长294万人。值得关注的是在四川省五大经济区的人口比重,将较2015年末的结构有所调整。

    2015年末,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人口占比分别为43.7%、20.2%、25.7%、7.8%、2.6%。而2020年末,上述的比重变化为:45.9 %、18.5%、25.8%、7.2%、2.6%。

    这意味着,除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保持不变外,其余经济区的人口比重均有所调整。成都平原经济区将承担“十三五”时期的人口主要增长任务,比重较2015年末提高2.2个百分点,川南经济区则将下降1.7个百分点。

    通过对2010年-2017年四川省人口年龄结构的统计,可以发现,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四川省“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

    2010年,四川省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为1311万人,2017年达到1751万人,七年间总共增加440万人,年均增加62.86万人,年均增长4.22%,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提高了4.79个百分点,占常住人口在2017年达到的21.09%。

    而进一步的统计结果显示,2017年四川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总量的比重仅次于辽宁和山东,居全国第三位。由此可见,作为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四川省目前老龄人口“数量大、比重高”的特征进一步显现,而且老龄化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

    更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地区老龄化的现象亦逐渐增长。有统计显示的2010年-2015年,5年间四川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分别提高了4.61和2.85个百分点,提高速度分别比城镇快2.04和1.34个百分点。四川农村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仅比城镇高,而且增速快,由此反映出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较城镇化更加严峻。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在四川省经济与全国一样,依然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背景下,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紧缺和社会问题,是该省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四川省“老少边穷”地区人口与社会发展进入攻坚期,老龄化尤其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对于实现精准脱贫将带来更多的挑战。

    全面二孩改善人口结构

    在此方面,两个关键的信号是,外省务工的农民工的持续回流、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的新增人口数量,成为了该省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如来自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是四川常住人口数量的一个拐点,常住人口总量减少到8041.8万人,2000-2010年间累计减少19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9.3万人。

    但自2011年起,四川常住人口总量开始逐年递增,保持较大增长幅度。2017年四川常住人口8302万人,比2010年8041.8万人累计增加260.2万人,创2000年来四川常住人口总量的新高。其中2011年-2017年各年增加8.2万、26.2万、30.8万、33.2万、63.8万、58万和4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7.2万人,常住人口规模实现连续7年增加,尤其是2015年、2016年、2017年增加较多。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四川省人口总量的增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随着该省GDP总量的增长,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吸引了大量过去在沿海城市打工的人口回流。

    但目前,主要吸纳农民工就业的四川省部分产业出现了增速下降等问题,因此在未来如何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工就业,是缓解该省老龄化趋势的关键。

    同时,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也取得了明显效果,2010年-2015年,四川总出生人口478.5万人,年均出生人口79.8万人。2015年底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2017年共出生180.1万人,年均出生人口达90万人,比常年多出生10万以上。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通过二孩新政是改善四川省人口结构的重要措施。因此根据《四川省“十三五”人口规划》,“落实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新政”被列为“十三五”时期四川省人口工作的首要工作。

    但来自四川省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面二孩”政策效果却有所放缓。从调查的42个村(社区)居委会登记的怀孕人数看,城市、镇、乡村三级村级单位登记的怀孕人数较2017年上半年出生人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加强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缓和妇女生育和就业矛盾,是进一步刺激二孩出生率的关键。如四川省应该健全完善生育保障政策,加强政府扶持力度,给生育家庭提供相对较高的生育社会保障待遇,增设二孩育儿假、减轻二孩母亲育儿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区域人口集聚模式有待创新

    具体的城市方面,从2016-2017年四川省主要城市的常住人口变化情况看,各个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入情况。

    如绵阳市的常住人口从481.06万人,增长到483.56万人, 德阳市从352.0万人增长到353.2万人。而南充、宜宾、泸州和达州亦有1万-2万人左右的增长。

    但从各城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看,在四川省经济总量排名前列的城市中,除成都市常住人口高于户籍人口外,其余城市均呈现人口净流出情况。

    从2017年末的户籍人口数量观察,除成都市外,南充市以732.69万人排名全省第二,是四川省的人口“次中心”城市。

    就人口城镇化率观察,6座城市中,仅属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绵阳市和德阳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

    其中,排名四川省GDP第二的绵阳市,户籍人口536.8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83.5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01%,德阳的户籍总人口387.7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53.2万人,城镇化率51.0%。

    而户籍人口排名全省第二位南充市,城镇化率仅46.5%,而达州市的城镇化率最低,为43.92%。

    在目前四川省的人口流动模式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上述城市除了要在经济总量上实现进一步增长外,亦应该重视人口分布与产业集聚、城镇建设不同步、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不衔接、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等问题。

    因此,如何推动上述区域人口集聚模式的创新,提高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是未来四川各大城市竞争提升的关键。(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 李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