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华贸中心:集约型城市经典作品,新世纪百年建筑
时间:2011-12-29 11:08:51 

    北京华贸中心坐落于长安街国贸桥以东896米处,东长安街上地标性百万平米超大规模商务建筑集群。作为21世纪的产品,华贸中心以前瞻性的国际化设计理念,国际水准的业态资源整合,倾力打造领先一个世纪的产品。它的出现使CBD繁华地段东移,这座气势磅礴的国际化商务建筑群将成为沿国宾道进入长安街的第一道亮丽景观,确立CBD商务地?标。

    华贸中心是北京市2003年60项重大工程之一,由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开发,总计投资额80亿元人民币。项目于2003年5月28日正式启动,2007年底全部竣工,2008年奥运会前全面投入运营。项目占地超过30公顷,开发建设规模约百万平米,由三栋高达百余米的超5A智能写字楼、2座超豪华酒店、River walk 水世界商城、国际公寓、商务楼和主题公园组成。国华置业同时联合多家世界著名专业设计公司及管理咨询机构,致力将“华贸中心”打造成长安街超大型国际商务、生活城中之城。 这座北京CBD中心的新地标,是现代化设计的典范,它以前瞻性的国际化设计理念,国际水准的业态资源整合,倾力打造领先一个世纪的高端城市建筑综合体。

确立集约发展理念,走精明增长的道路

    在华贸中心项目启动阶段,尽管中国房地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改善了民众的居住条件,但也仅仅由原来的粗犷式发展逐步向集约式发展转变,由只注重概念炒作向注重产品品质转变。但由于发展速度太快,因此也留下了种种的遗憾,同时由于缺少规划的城市运营,使城市生存状态低下,交通、人居环境恶化,发展潜力受到损失。

    北京热电厂改造项目之初,包括顾问公司在内的各方面对这个项目的定位意见多数是做住宅加大卖场的项目,而且基本上已经形成规划方案,期望借北京市道比较好的机会,用普通住宅开发的模式赚取显而易见的利润。。

    2002年当国华置业成为掌控这块土地命运的操盘手之后,对原方案进行了颠覆性的抉择。

    一个城市的发展,城市价值的提升,从建筑的角度看,主要靠建筑综合体,这也是房地产的最高境界,因为它荟萃了各种最前沿的建筑技术,需要克服各种复杂的挑战,自身又拥有疏解城市压力的功能,能极大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效率。因此,国华的领头人房超和他所率领的国华置业团队一致坚定地认为,如果不把华贸中心这个项目定位和规划成一个高档的建筑综合体,北京长安街东部将失去历史性的机会。

    2002年底,经过市场分析和预测以及产品研究,特别是对国外大的商务区的发展旅程的研究,国华对华贸中心项目的定位已经渐渐清晰:建设成功能完备的商务生活区——一个定位高端的建筑综合体,包含国际公寓、国际五星级酒店、5A写字楼、高档的消费和商务场所。

    建筑综合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既是城中之城,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又要涵盖21世纪国际化的商圈理念。所以华贸中心在开发建设中,没有沿袭先前聘请国内设计师的做法,而是聘请了在国外备受瞩目的美国KPF来做整体规划。华贸中心创造了纪念式建筑和令人激动的建筑空间,还营造了绿地中央公园、体育中心、商业文化风情街、电力科技馆等等,成为古老东长安街沿线充满魅力的城市新的轮廓线。

    华贸中心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没有通过快速回收投资来降低风险,而是采取了量身定制、优化每一个细节等创造精品的方式来降低风险,用后期的经营来提高收益。华贸中心在图纸设计之初就力求完美,力求符合跨国企业的办公要求。用国华置业董事长房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建筑华贸中心,用放在纽约、巴黎、东京、香港等地一样的标准来建设华贸中心。

华贸中心—长安街上的新地标

    2002年前的东四环,不过是城乡结合部,15公顷225亩地的老工业区改造地块,最多算是靠近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按当时流行的项目规划思路,能够把这块地变成不逊于周边项目的公寓,已经是所能做到的极限。然而国华置业独具慧眼,认识到这块地的真正价值——比邻规划中的CBD,面向长安街延长线,距首都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

   “当我观赏伟大的建筑时,往往是从历史的角度去体会建造者当初的出发点所达到的高度,”房超如此感悟,“如果不把这个项目定位和规划成一个高端的建筑综合体,长安街东部将失去历史性的机会。”

    因了这样的眼界和使命感,今天这里变成了最能体现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功能的新典范——这里云集了1200多个国际品牌,70多家各式餐厅,两座堪称世界酒店业楚翘的丽思卡尔顿酒店、JW万豪酒店,以及260余家包括德意志银行、蒙特利尔银行、澳新银行、渣打银行、东方汇理银行、SAP、巴西航空、伊藤忠商社等跨国公司总部在内的写字楼入驻客户。华贸写字楼有11000多人进驻办公;华贸商城包括新光天地和华贸购物中心则提供了近6000多人的就业;JW万豪、丽思卡尔顿两座顶级酒店有近千个房间接待能力。华贸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后,每年为政府提供数十亿税源。

 高瞻远瞩的国华置业也因为华贸中心的成就赢得了百余项荣誉。

    面对于今天熠熠生辉的建筑群和随之而来的众多荣誉和赞叹,回顾华贸中心的立项之本和其走过的历程,或许我们对城市建筑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1、市场表现:社会效益、企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经历了4年的精心打造,华贸中心不仅已发展为国际化商圈,更树立了北京CBD的全新水准。

   除了丽思卡尔顿、JW万豪酒店外,德意志银行、蒙特利尔银行、渣打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巴西航空公司、伊藤忠商社等260多家的跨国公司已经签约入驻华贸写字楼办公;CHANEL、GUCCI、PRADA、SALVATORE FERRAGAMO、ERMENEGILDO ZEGNA、COACH、VERSACE等近1200家以上的国际品牌也已经相继进驻华贸商城。

   华贸写字楼可容纳11000多人进驻办公;华贸商城则提供了8000多人的就业;JW万豪、丽思卡尔顿两座酒店可安排1200多人的就业。目前,华贸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后每年已为国家提供数十亿税源。

    因此,有观察家评论说华贸中心这样的产品能够调整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示范效应

    作为北京市2003年60项重大工程之一,华贸中心自建设之初就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该项目先后有几十家知名国际设计师和国内设计师参与设计,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具有国际水准的百万平米建筑群,创下了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奇迹。目前,华贸中心已经成为内地超大规模高端城市综合体的成功典范,近两年来,已有几十个城市代表团和几百家房地产开发商到北京华贸中心参观学习,并有很多城市邀请国华置业输出、开发华贸中心项目。她所产生的影响和辐射力被媒体称为特殊的“华贸现象”。

    21世纪被称为“城市世纪”,北京正在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加速发展!而华贸中心的建成,促进了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步伐,丰富了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内涵,更提供了高效能和完善的大都市城市设施,成为集约型城市发展的典范。

    国华认为:城市是由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环境关系构成的。华贸中心必须强调城市设计理念。开发商要树立对城市的责任感。国华认为:建筑是为社会服务的,建筑不仅对使用者而且与整个社会有关。华贸中心必须强调社会效益 。发展商要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 国华认为:建筑是百年作品,本身就构成了城市的历史。华贸中心必须建成领先一个世纪的作品。发展商要有历史责任感。所以,华贸中心创造了一系列的由建筑综合体组成的城市空间,使这些城市空间产生与存在成为它周围环境的必然,树立起长安街沿线的充满魅力的城市轮廓线。所以,华贸中心创造了纪念式建筑和令人激动的建筑空间,营造了绿地中央公园,横跨国宾路长安街的景观桥,商业文化风情街……      所以,华贸中心以“做诚信之人,筑经典之城”为宗旨,是伟大时代产生的伟大作?品。

3、前车之鉴,后师勉之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纯市场化的运作,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而由政府主导的、规模化统一运作的、规划合理的新城,区域价值凸显。中外在这方面不乏经典案?例。

    巴黎在城市形成阶段,得益于其市长出身为设计师,注重城市规划,因而发展得比同时期其它欧洲城市更好;纽约曼哈顿曾经是一片沼泽地,由于基本贯彻了设计师早期的规划,因而发展得较为合理;上海浦东经过17年的建设,由一张“白纸”成为中国内地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北京市“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的提出,是对北京未来空间发展布局做出的战略性规划,昭示北京的城市建设将围绕“跳出老城区,开发新城区”。这一主线,既延续了旧城的历史文脉,又在新城建设上站得高,看得远,具有强烈的规划意识。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出台,对新城和旧城将产生双赢的积极意义:有利于疏散现有城市中心区过度集中带来的压力,有利于新城的发展及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同时旧城的可持续发展依托于新城区的合理规划。

     如何使新城与旧城两者之间形成立体有序的交通网络,使之既相互分离又有机相联,形成一个新的城市形态,是北京未来城市走向的关键。新城区城市功能的调整,合理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新旧城协同发展都将产生积极意义。有了新城区作为依托,旧城才有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并反过来为新城区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般城市功能扩展,发展新城区规划先要考虑交通。高效和低成本的交通对缩小新老城区级差地租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新城区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