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发展的执政文化
时间:2011-12-29 16:33:27 

    在清河新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汇聚成一股清新的执政文化,展现在经济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文化在古汉语中最初的含义是“以文教化”,就包含着“人化”的内涵,代表着先哲们对完善的治国理念的设想。作为以管理方式的文化力,体现了执政党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以文化的号召力实现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的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而样的善政观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管理上的体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发展市民福祉为主旨的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可持续的城市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发展,这也就要求清河区的主政者们在新区建设过程中,确立“城为人建、发展为民”的指导思想,努力让新区的发展成果普惠于民。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要求统筹解决好群众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用更通俗的话讲就是让老百姓在新区开发建设中先得益、快得益、多得益。

    在清河新区的建设实践中,以人为本的执政文化体现在城市规划、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政策等诸多细节中。

    一方面,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多个侧面,为了将亲情关怀、人文关怀、教育关怀融入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中,新区构建“六纵六横”21条主次干道的总体框架。截至目前,城市路灯、强电、弱电、供气、供热等配套同步完成,高标准的道路等“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同时,以人为本的施政方略又与市民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为了给新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文化设施,包括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清河开明中学、在内的教育文化项目相继实施。一系列城市基干性建设,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空间,为新区居民提供了公共交流的平台,并为城市管理、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社区教育提供了设施保障。借助扎实的硬件建设,多彩的市民活动在提升居民素质、培育新型邻里关系的同时,增强了居民间的亲和力,形成和睦相处的城市氛围

    新区城市规划注重把信息化管理运用到新区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在全市率先建成了“数字新区”城市管理系统,实现了主干道电子监控的全覆盖,大大提升了新区现代化管理水平。随着完善、便捷的一体化交通网络的构建,现在的清河市民能够享用免费公交班线,体验健全的电信、银行、邮政等机构服务和完善的超市、市场等消费设施,而“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建设,更是让居民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人们生活更美好。在清河新区启动建设之初,新区的规划者们就郑重承诺: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让开发建设成果惠及新区每一个居民,绝不以牺牲、侵占老百姓利益降低开发成本。新区政府通过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对被征地农民开展“以工代赈”、“四免”培训,为群众创造多重社会保障网。当地政府还出资购买保安、保绿、保姆、保洁等岗位,促进新区被征地农民充分就业,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新区有关机构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将安置小区的商铺以较低的价格向被征地农民招租,并推行村级集体产权制度股份制改革,推动被征地农民变股东,在这过程中新区群众的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得到稳步提升。

    此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清河新区尝试了各种创新性政策,他们实施以“土地换社保”为主要内容的征地补偿及相关配套政策,以高于省、市标准对新区被征地农民实施基本生活保障,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并选择最好地段建设八期近200万平方米的花园式农民安置公寓,对新区被征地农民实行就地安置。

    不仅是在宏观政策层面不断推陈出新,以人为本的执政文化还贯彻到很多城市人居细节中。通过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广大新区农民看上了有线电视,烧上了管道燃气,喝上了自来水,住上了花园式公寓,城市公交车开到了小区门口,过上了和城市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同时,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绿化、采光、公共设施配套等基本需求,注重设施的开放型布局,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公共设施为生活带来的便捷。事实上,以宜居、宜业为主线的城市建设不仅是城市舒适度的提高,更增进了城市运转效率,如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上,通过兼顾人车需求、确定合理的空间尺度,清河区落实了使居民从居住地到工作、休闲场所步行时间在15分钟范围内的规划目标。

    清河区的主政者认识到,社会效益是亲民文化建设的首要考量,他们大力弘扬以周恩来精神为代表的亲民文化 ,利用文化的内聚力,创新服务,情暖百姓,充实幸福清河的建设内涵。不断加大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短短几年,依靠区级财力完成了“六馆一院一中心”的建设,并以此为龙头带动街道文体站、社区文化室建设,形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区顺应群众的新期待,实施了富民、育民、便民、助民、安民、乐民等“六民”工程,健全完善以区社会事业大厦、市民服务中心为龙头、以街道办事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便民中心为基础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平台;新建和扩建清河中学、清河开明中学等五所学校,白鹭湖、市中、钵池山等四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社会化居家养老,建设夕阳红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构建“十五分钟居民公共服务圈”;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创建,全面推行数字化城管工程;在淮安率先实现医疗、就业、低保等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机制。就业、住房、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改善。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家园、和谐社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心组织社区文化艺术节、邻里节、社区大讲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以文化人,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浓厚的和谐文化氛围。2009年9月份,我区获得了全国首批、苏北唯一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殊荣。

    如果说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文化是实现绿色城市的本质要求的话,低碳可持续生态文化在城市和产业发展设计中的应用则搭建了绿色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在整个绿色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中坚性作用。在比照了集中主义城市发展模式中的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模式理念和分散城市发展模式中的田园城市理论等众多派别的发展思路后,清河新区提出“新城、新园、新产业”生态文化发展定位。在新城区控制性详规和部分地段修建性规划中,新区的规划者强调了生态文化元素在城市功能中的应用,更加重视低碳化的城市功能混合以及符合人性尺度的设计,将宜居性与工业、商业环境融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