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梅世文:开发性金融就是弥补政府与市场之间瓶颈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14-08-02

  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财讯传媒集团主办的“2014’崇礼 中国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于8月1-2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举行。国家开发银行评审局三局副局长梅世文在《主题对话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基础设施与金融》发言时表示,开发性金融就是弥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缺损和制度的瓶颈,以及信用建设的缺失。

  以下是文字实录:

  梅世文:很高兴来参加这个论坛。上午以及前面听了各位专家的演讲,受益匪浅。作为我们银行来支持京津冀的一体化,协调发展,也是义不容辞的。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实现互通、互补、融合,最关键的我想也是最难的,当然也是最重要的还是在基础设施。但是基础设施的改善可能更多的还需要靠资金的支持,资金的支持可能目前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个政府的财政资金、财政拨款;第二个就是银行的或者金融资本,或者是其他的资本市场的资金;另外一个就是社会化的资本。

  这三项资本,目前看从我们银行的操作来看,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资本金的解决上。资本金的解决目前可能有三个渠道,一个就是财政资金的拨款,第二就是一些民营资本,另外一部分可能就是其他一些政策性的资金来源。从银行状况来看,因为要贷款,可能需要抵押、担保,这样可能目前制约最大,尤其是基础设施来讲,收益比较差,社会效益比较高,今天大家都在议论交通的问题,但交通的问题也不是每一条路都要收费,并且收的费也很难偿还银行贷款,所以可能得需要多渠道融资的来源。

  另外,从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看,资金的需求大、期限也比较长,从我们国家开发银行20年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非常重要,融资也非常重要,但我们感觉有几个想法可以今天提出来,给我们做些参考。在融资里面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就是加强规划,我说的规划和前面专题提出的规划可能有点不一样,前面专题提的更多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以及整个的发展规划,或者项目建设规划。而我想谈的就是银行可能在各地建设规划、发展项目规划基础上加上融资规划,通过银行来进行融资方案、融资来源、融资筹集等等一系列的融资规划的设计,来指导将来的项目建设,从而增加融资的可持续性和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

  第二,要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和信用建设,从目前来看这个问题主要是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利用好现有资源,盘活现有的自同寒蝉资源,利用好现有的资金和资产,并且构建社会化的信用体系。具体来说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要发挥好政府的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目前我们国家财政资金税收还是比较大的,各个地方用在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来说比较多,但是这个资金相对还是比较分散的,如果能够把三地的资金集中起来共同使用,相信对撬动信贷资金会发生很强的杠杆作用。

  第二,盘活现有资产,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近十几年的经济大建设、大发展,各地,尤其京津冀三地应该积攒了很多的资产,包括基础设施资产,像公路、城市资产,这个资产应该是很大的一笔财富,但是目前来看就是没有很好运营好,如果能够把这笔资产参照像德国那样发行的潘德布雷夫债券,用资产抵押,相信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这里面包括资产证券化等等都可以把现有资产进行盘活;第三,对银行的资源要进行合理的利用。银行的资源目前来看,

  这三个地方应该说银行资源非常丰富,北京各大银行的总部都在北京,另外像天津也有丰富的资源,相比而言河北少一些,如果把这三个地方的金融资源很好地统筹、协同应用起来,相信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产生非常强烈的作用。另外就是社会资金,社会资金的吸收也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很多民营企业发展非常快,也积攒了很多资本,这些资本如何应用到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这里面可能需要三地认真研究和正确对待,尤其要用新的经济方式,比如PPP的模式,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吸收社会资金。

  第三,进一步加强或者优化政府的融资平台,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这里面主要是通过建设市场型、混合型以及政府型多种的或者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来从事我们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府融资平台,虽然前段时间,国家对政府性融资平台进行了规范或者整改,但从总体来看如果基础设施没有政府的融资平台来从事,或者来进行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的话,在中国目前来看可能还不现实。

  在国外来讲可能政府要发挥一定的作用,要求我们目前政府的融资平台,我想如果通过注入一定的资产,使它做强做大做好,相信对整个基础设施的发展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发展混合型投融资主体,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也符合目前的形势。如果把现有的政府性融资平台和社会上的民营资本或者社会化的其他资本进行融合或者结合,构建混合型的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相信对整个三地基础设施建设会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另外,在法人建设方面,按照现在法人治理结构和现在企业制度要求,加大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增加他对整个基础设施投入的规范性。

  我想说一点,我们国家开发银行这几年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该说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应该说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推动的作用,有学者也测算过,如果没有国家开发银行这20年的投资或者贷款,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能会滞后5-8年。但是我们在做的时候,开发性金融就是弥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缺损和制度的瓶颈,以及信用建设的缺失。所以我想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们行最近成立住宅金融实业部,主要是开发性金融得到中央和国务院认可的一个体现。我相信在这些方面,国家开发银行会继续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其实这三个地方也跟我们行在加强联系、共合作,我相信在未来的建设方面,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会跟我们加强继续合作。

  梅世文: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在北京的功能定位上有关系。刚才戴总说的这个问题,实际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关键北京的门槛太低,很多没上学甚至辍学的,他们认为只要到北京就可以挣钱、就能发财,所以有很多没上过学的都涌入北京。我不赞同张总这个观点,其实很多服务业,关键我们现在有些门槛过低,我认识一个朋友的小孩,他高中都没上,初中来北京,学了一个制图,画图的,在北京找了很好的工作,月薪8千块钱,这种实际其实有很大一批人,但是你让一个本科生、研究生去做的话,他不会做的,电脑制图。这种很多,包括中关村(5.47, -0.08, -1.44%)里,我觉得北京的功能定位上有问题,作为一个首都在这些方面可以做,但不一定发展太多,就产业上的定位。如果太多的话,那肯定会牺牲很多人,并且会充斥很多的其他有技能或者有学历的人,因为门槛太低,很多人很简单会进入,所以会造成住很廉价的房,就是你刚才说蚁族的问题。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6-02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