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原政协副主席王文元为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致辞
      时间:2009-11-30

066077380a48e0d9c76afe1ee15747fe.jpg

主持人: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文元副主席致辞。

王文元: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高兴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首先祝贺这次盛会的胜利召开,并且向与会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鼓掌)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来指导,联合各城市的政府部门以及领导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规划设计单位、各行业企业,营销机构和相关的新闻媒体,共同发起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这种研究机构与行业协作的组织很有创新意义。

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已经开了两届了,这是第三届。第一届是中国城市化研究工程的启动仪式,第二届发布了《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和重点关注城市调研报告等初步研究成果,并关注和表彰了优秀农民工的代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今天将要发布《2007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广东省汕头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江苏省扬州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将就低碳路径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型城市五个话题开展对话和研讨,希望这个委员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能够越办越好。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中国正在掀起的城市化浪潮,著名的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斯蒂格里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今天峰会的主题是中国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的浪潮,这个浪潮是如何掀起的呢?

让我们看一下有关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西方所有的发达国家总的劳动力不超过4亿,但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在4亿以上,并且还以每年两千万的速度在增加,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一组数据。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会刚刚发布的《2007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2.93%,这个数据是按城镇非农业人口与总人口之比算得的。而国家统计局按全国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算得的数据2007年我国的城市化率高达44.9%。这超过10%的数据说明中国超过1亿的人身在城市,但是由于户籍的认同在社会保障、身份认同等许多方面还游离在城市之外。

我们看一下第三组数据,截至2008年我国建制城市有655座,其中百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10多座,超大城市39座,千万人以上的城市有4座。再看第四数据,在过去的20年间,城市是中国GDP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量,在未来的20年间,这一情况将变得更为显著。根据目前的趋势,我们可以作出判断,中国城市的GDP占全国GDP的比例将会由现在的75%增加到2025年的95%。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些剩余劳动力当中80%以上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也就是说总量超过西方劳动力总和劳动大军要从低生产力水平转向高生产力水平,这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由此可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亟待城市化,而游离在城市之外的城市人口也亟待正名,这预示着中国的城市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未来的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战略机遇期,伴随着最高决策者把“城市化战略”纳入规划,中国势必会掀起新一轮的城市化浪潮。我认为中国国际城市化战略研究会要抓住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这个委员会的政府指导优势,专家优势,科技优势,企业家的优势,以及宣传媒体推广的优势,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投资融资、技术支持、产业链的建设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地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形成一些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为此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在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合作、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配套制度等在思路上要有新的突破。委员会已经确定将京津冀城市群列入明年重点关注的城市群,从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京津冀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区域内部发展差距很大,次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强,接受核心经济辐射能力有限,使城市群边缘地区很难分享中心城市的发展成果。因此,京津冀城市群应促进产业集聚,在主导产业差异化布局方面要注意优势互补;要强化城际间的交通网络;要弱化行政区划,强化市场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区划的合作机制。

第二、希望在软环境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一是关于城市化率研究方面要继续做下去,形成年度性的中国城市化率研究白皮书,针对我国户籍制度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各种统计方式、方法,力求将白皮书做成一本具有权威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再一个就是要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一些重大的研究课题,据蔡义鸿秘书长介绍,由张幼云老师引荐与奥地利的雅萨(IIASA)研究机构合作的关于城市化方面的课题正在推进中,金德钧主任、邹德慈院士、刘仪舜副主任等召开了几次座谈会进行研究,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欧盟和国内科研机构的联合,争取尽早出一些有分量的科研成果。

第三、希望在推动官产学合作方面要有所创新。官产学合作的提法很好,但真正做好并不容易,官产学合作的核心其实就是实现要素价值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希望委员会要发挥自身资源整合的优势,要将委员会成员之间的要素互动起来,通过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增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大力推进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在委员会的内部形成全方位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据了解,委员会已经为一些城市、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战略合作做了许多实事。

最后,预祝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鼓掌)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6-17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