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国务院:抓好九项工作进一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来源:中广网    时间:2009-08-18

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今天(17)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会议认为,五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实践证明,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决策是及时的、正确的。但也要清醒看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

会议指出,在当前形势下,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充实工作内涵,及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需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方针政策和一揽子计划,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推动装备制造、钢铁、石化、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兴潜力型产业。扶持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研究制定物流业、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推进文化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金融业发展。

二、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挖掘人才优势,建立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通过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加快设立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继续组织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要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抓紧研究制定加快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东北粮食生产、运输和仓储能力建设,形成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目前,东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干旱严重,要加大抗旱救灾工作力度,千方百计争取全年粮食的好收成。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重点推进一批能源、交通、水利项目建设。加快客运专线、煤运专线、沿海疏港等铁路建设。加大对黑龙江、吉林和蒙东地区高速公路和村村通公路投资力度。统筹抓好干线和支线机场建设。开工建设一批骨干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支持发展东北高寒地区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改造。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五、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组织实施好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出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抓紧研究制定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

六、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天然草场恢复和保护、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以生态为主导的林业。开发和应用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清洁燃烧,加强大气和水体污染治理,抓好以辽河、松花江为重点的河流治理。

七、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重点做好大学生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保障待遇和水平。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和城市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国有垦区危房、农村危房、危旧校舍改造力度。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八、深化省区协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落实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加快推进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产业对接和合理分工。加强跨省区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的协商协调。

九、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继续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妥善安排职工生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着力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加快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组织实施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抓紧编制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规划。抓紧建设好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开展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会议要求,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职能分工要求,切实落实好各项任务,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早日实现全面振兴目标。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6-01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