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四支部共建聚合力 初心如磬谱新篇‌——北京生态农业产业协会等四支部联合开展庆祝建党104周年共建活动
  来源:城市化网    时间:2025-07-01
在党的104周年华诞来临之际,北京生态农业产业协会党支部、湖南大学离退休处党委离退休处党支部、云山书院党支部与湖南宁乡云山村党支部于6月30日开展"支部共建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联建活动。活动期间,四支部共同为"慧融生态农场"揭牌,标志着"党建+生态农业"实践基地正式落地‌。


修养风骨,淬炼党魂


在纪念党的104周年大会上,刘首文书记指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修养与传统文化的承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在价值理念和实践路径上深度融合:


首先,以传统文化精髓滋养党性修养
‌修身正心‌: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为党员修养提供了根本路径,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高度契合‌。
‌克己奉公‌:传统文化中"正心明道""慎独慎微"的修身智慧,要求党员在独处时保持操守,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实现私德与政德的统一‌。

其次,传承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天下为公‌:从《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与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信仰形成精神共鸣‌。
‌兴亡有责‌: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等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党员"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

再次,创新转化传统文化修养方法
‌内圣外王‌:将儒家"内修品德、外施王政"的理想人格,转化为"严以修身"与"为民服务"相结合的实践要求,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道法自然‌:吸收道家"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理智慧,提升党员把握客观规律、科学决策的能力‌。

第四,构建新时代修养体系
‌明体达用‌: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如"民惟邦本")与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形成"以百姓心为心"的执政理念‌。
‌终身修养‌:继承"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的传统,建立常态化党性锤炼机制,实现传统文化修养与政治能力提升的有机统一‌。

刘首文最后强调,党员提高自身修养,务必突出"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从而体现传统文化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

红色铸魂与生态实践深度融合‌


全体党员在云山书院重温入党誓词,并实地考察生态农场建设情况。湖南大学老科协专家现场指导酵素农法技术应用,李立明教授表示,今天,四个支部作为代表,在这里畅谈党的104周年红色历程,简单地回顾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我们要坚信党风雨兼程、不辱使命的崇高理想,要坚信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矢志不渝。我们要感恩党的领导给了人民幸福的生活,感恩党的领导使我们国家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感恩党的领导带给我们今天生存的这片湖湘大地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每一名党员要心存敬畏之心、行依民本之道。湖南大学离退休的的教授中有1700多名老党员,愿意为云山村的生态建设助力加油,将慧融农场作为"城市-乡村"的技术转化枢纽,推动生态有机种植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腾飞‌。


文化赋能与产业联动双轮驱动‌


揭牌仪式同步启动云山书院160周年庆典筹备工作,农民书法家朱国锋等学者提出将书院耕读文化融入农场研学课程设计‌。云山村支部书记张新星介绍,农场首批规划种植有机水稻、有机湘莲,配套建设智慧型生态化全域有机农耕体验区,带领乡亲们走向幸福安康的阳光大道。朱国锋为纪念建党104周年题词《盛世泰和》、为纪念云山书院建院160周年题词《道脉长兴》。



长效共建机制全面升级‌


活动期间,四支部探讨“支部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以慧融生态农场为依托,定期开展:生态乡村建设(云山村统筹),定期技术培训(湖南大学老科协主导),年度文化节庆(云山书院策划)以及产销对接会(北京协会协调)。‌


此次活动通过"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产业规划"三维联动,构建起"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北京生态农业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重庆市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会学习小组组长刘首文,北京生态农业产业协会彭效龙、王巨东,重庆市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庞婧,湖南大学离退休处原党委委员、离退休处原党支部书记、湖南大学老科协原会长韩振冰,湖南大学离退休处党委委员、离退休处党支部书记徐启,湖南大学离退休处党委委员、湖南大学老科协会长李立明,湖南大学教授张红南,湖南宁乡云山书院党支部书记罗志勇,湖南宁乡横市云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星,农民书法家朱国锋以及云山村全体党员。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