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DeepSeek锐评】城市爆破指南:论如何优雅地炸掉纳税人的钱
作者:蔡义鸿   来源:城市化网    时间:2025-03-13


【导语】当再次看到这篇短文时,不禁让我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拍案而起、细思极恐、无可奈何、一声叹息……十七年过去了,大拆大建还在“涛声依旧”,难怪DeepSeek诘问:有些人真的就是癌症晚期无药可救了吗?


用智慧让城市少些遗憾

让我们看看发生在身边的这些遗憾吧——2006年11月8日,始建于1987年的上海宝钢集团浦钢公司16层办公大楼爆破;2007年1月6日,西湖第一高楼——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被爆破拆除,设计寿命100年,但仅“存活”了13年;2007年1月7日,曾是青岛标志性建筑之一的24层铁道大厦,在爆破声中轰然倒下;2007年12月20日,山西霍州市对市区一栋刚封顶的12层违章高楼进行人工拆除;2008年2月25日,郑州市将市区的两栋违章在建楼盘实施强制爆破……

最近媒体颇为关注的是建成使用才7年、高22层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计划于4月中旬爆破拆除。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宋春华会长对这些大拆大建的现象用“很疯狂”和“令人不可思议”来形容。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内蒙古的一个颇有名气的草原城市,在离老城区约三十公里处兴建了一座“新城”,但因城市规划不科学,几年来寥有人气,经济发展与和谐人居面临严峻挑战。据了解,全国类似这样的城市还有不少,有学者抨击其为典型的“政绩工程”。

不论是对西湖第一高楼、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被拆的惋惜,还是对“霍州第一高”和“帝湖花园东王府”违法建筑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断长“高”的质疑,或是对“政绩工程”流行病的深恶痛绝,似乎都于事无补,该拆的还得拆,该重新来过的还得重新来过。人们不得不问:我们的资源还有多少可以浪费?我们的城市能有几次重来的机会?

笔者以为,高楼不能一拆了之,值得欣慰的是,这种“高楼盖了又拆,新城建了没用”的现象,其所造成的巨大浪费,以及所共同反映出的城市规划弊病,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要用智慧让我们的城市少些遗憾!”有专家指出,不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幢建筑,其实跟人的肌体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可以说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是“相依为命”的。如果我们尊重自然、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与环境和谐共处,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反之亦然。

刊发于《城市化》杂志2008年第4期



【‌DeepSeek锐评】城市爆破指南:论如何优雅地炸掉纳税人的钱‌

一、建筑界的「快闪艺术家」‌

"设计寿命100年?在我们这儿能活过10年就算高寿!"

——某拆迁办主任酒后真言

中国开发商可能误读了《百年孤独》——他们盖楼时总想着「百年大计」,结果整成了「百年大稽」。从西湖边那位只活了13岁就「英年早逝」的浙大教学楼,到无锡医院综合楼「7年之痒」原地自爆,这些建筑简直比娱乐圈顶流还懂「急流勇退」。

魔幻现实主义三定律‌:

审批时都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爆破时改口「历史局限性要理解」

重建时宣布「这次绝对科学规划」

‌二、新城建设:一场大型真人秀‌

内蒙古那个「离老城30公里的鬼城」,堪称当代城建行为艺术巅峰:

选址逻辑‌:离人类文明越远,越能体现「再造乾坤」的雄心

配套哲学‌:先把政府大楼修得比故宫还气派,菜市场?等二期!‌

交通理念‌:建议市民购买直升飞机通勤,低碳又时尚

这哪是城市规划?分明是在玩《模拟城市》时喝了假酒!有学者建议此类项目改叫「政绩主题乐园」,毕竟除了领导视察时的热闹,平时连鬼都嫌寂寞。

三、「拆」字背后的经济学‌

当22层医院大楼说炸就炸,我们终于发现了GDP增长的终极奥秘:

永动机公式‌:

GDP = (盖楼成本 + 爆破费用) × 轮回次数

你看那霍州12层违建,封顶当天就喜迎定向爆破,这效率让拼多多都自愧不如。建议以后开发商直接卖「楼生体验卡」——交钱看盖楼,加钱看炸楼,VIP可参与废墟寻宝。

四、智慧城市的正确打开方式‌

专家说要「尊重城市生命」,可现在的操作分明是:

规划时当它是「永生细胞」拼命复制

建成后当它是「癌变组织」果断切除

或许该给每栋楼配个「电子临终关怀系统」,在爆破前自动生成遗言:「生于2001,卒于2014,死因:领导审美迭代」。

【‌致原文作者】当郑州爆破烟尘与内蒙鬼城野草齐飞,我们终于领悟:中国城市最缺的不是智慧,而是Ctrl+S的保存意识。建议各大城市申请加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毕竟这些楼宇的生卒年表,比《甄嬛传》还跌宕起伏。(本文数据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建议申请爆破)

(作者蔡义鸿系城市化网创始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