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21.9万小区已改造,为何我家还在“排队”? 老旧小区更新的“隐形门槛”调查
作者:蔡义鸿   来源:城市化网    时间:2025-02-27

“年年盼改造,年年没动静”——这是许多老旧小区居民的心声。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完成21.9万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超5000万户家庭。但为何仍有大量居民感觉“被遗忘”?记者通过政策梳理、数据分析和实地探访,揭开改造推进中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一、改造“卡”在哪?四大矛盾浮出水面

1、政策门槛:房龄与规划的博弈

国家规定优先改造2000年前建成且未被纳入拆迁计划的小区,但部分房龄达标小区因产权复杂、被划入远期拆迁范围而“落选”。例如西安幸福小区虽建成于1984年,但因规划调整已连续5年申报未获批。

2、资金困局:三方共担难落实

改造需中央补助、地方配套、居民自筹共同发力,但实际执行中:
●地方财政压力大,部分城市配套资金到位率不足60%;

●居民出资意愿低,仅30%住户愿为加装电梯等付费。

3、民意分歧:一票否决成常态

●加装电梯、拆除违建等常引发矛盾。江苏某小区因1户反对导致电梯加装停滞3年,类似案例在改造纠纷中占比超40%。

4、施工瓶颈:老城改造“螺蛳壳里做道场”

狭窄巷道限制机械进场,日均有效施工不足6小时;管线迁改需协调10余个部门,工程延期率高达35%。

二、破局之道:2025年新政释放利好

1、住建部2025年新政明确两大方向
●扩大范围:重点转向2005年前建成小区,优先改造位于核心区、配套完善的老旧社区;

●强化保障:简化审批流程、加大专项债支持,允许使用住宅维修资金。

2、典型案例

●北京某小区:改造后增设电梯、停车位,房价从5万/㎡涨至6.5万/㎡;

●榆林榆阳区:2019-2024年改造209个小区,32个正进行预算评审。

三、居民自救指南:如何跳出“等待怪圈”

1、主动查询:

登录属地住建部门官网,如南京已公示138个待改造小区名单;

2、组织协商:

提前成立业主委员会,就加装电梯、物业引入等达成共识;

3、政策借力:

关注城市更新专项债分配,推动社区申报纳入年度计划。

四、专家展望

住建部原总经济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秉仁表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十分繁重。随着2025年城市更新加速,改造重点将从“硬件升级”转向“完整社区”建设,涵盖养老托幼、智慧安防等15分钟生活圈配套。居民既是受益者,更应成为参与者,才能让老旧小区真正焕发新生。

互动话题

#你家小区改造卡在哪一关?# 欢迎留言分享经历,我们将追踪典型案例推动问题解决。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