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北京水资源极端紧缺 将海水淡化等纳入战略规划
作者:赖臻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1-06-07

北京市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表明,北京面对水资源极端紧缺的局面,已将引黄工程、海水淡化、岩溶水科学利用纳入战略规划并抓紧落实。

意见指出,北京将加大水源保障工程建设,形成以本地水、外调水、再生水和应急备用水源等多水源互联互调的水源保障格局。具体措施包括将引黄工程、海水淡化和岩溶水科学利用等作为增加水资源储备的战略举措,抓紧落实;建设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开展城市自备井改造,长江水到京后实施水源置换;改造城市应急水源工程;加快再生水厂和输配水管网工程建设,并加大城乡雨洪利用工程建设,有效蓄滞利用雨洪等。

目前,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为100立方米左右,仅为国际缺水警戒线的十分之一。岩溶水是指赋存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裂隙和洞穴中的水,其分布一般很不均匀。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6-17 06:18